天籁小说网 > 言情小说 > 秘宋 > 第二百七十五章朋友(下)
    刘瑜长叹了一声,却似乎说起全无相干的事:“我并不寄望,你跟你父亲的部落,有多深厚的感情。我只是知道,俞角烈不止一个妻子,而如果你出身的部落,随时能为你派出二百骑的战力,大约会让你在他身边更受宠一些;其他属于他的女人,大致要对你下什么毒手,也会掂量掂量。”

    “七天!风雪太大了,就算派出快马,没有五六天,也无法跑上一个来回!何况还要联络起当年那些人手,七天,不能再少了,要不然,我现在就还你一条命好了。”她说着泪水便淌了下来。

    刘瑜在黑暗里摸索着,掏出一个纸盒包起来的东西,递了过去:“阿嫂说七天,那就七天吧。”

    “这、这是什么?”她在黑暗里,摸索着接过那盒东西。

    “一点环饼和黄雀鲊,我记得当年你和仙儿,都馋这两样。”刘瑜笑了笑,之前那种阴冷的语气,一扫而光。

    仙儿在东京生活,零嘴吃多了,早就忘记这玩意了,这也真不是多稀罕的东西。

    所谓环饼,就是面粉、油、鸡蛋和好,拉成细细的面丝,放在油锅里炸到金黄酥脆,捞起来,放凉了来吃,也就是后世的炸撒子;黄雀鲊主要的难点,是要用酒糟、醋、盐、各种香料,再盖上箬叶,把扁平罐子密封腌制几天。

    放在后世,这都不是多稀罕的物件。

    就算现时在汴京,除非特别好这口味,要不吃上几回也就够了,象仙儿这吃货,压根就没印象了,因为选择太多。

    可青唐不是啊,别说黄雀鲊需要这么多香料,青唐就是连个环饼都做不出来呢。

    连吃饱都是一个问题,还琢磨零嘴吃食?

    难不成弄一大锅油,炸上一两回,就倒了掉?再说这玩意怎么和面,怎么下锅,也讲究个手艺活,熟能生巧,不是说胡乱弄着炸,就能出来趁嘴的东西。

    捧着那个纸盒,她禁不住低低叫了一声:“啊,你还记得?”

    “当年我叫你阿姐,现在叫你阿嫂。不论如何,我都没有忘记,我们是朋友。”

    刘瑜重新缩回被子里,这么冷的天,能埋在被子里,他绝对不愿起来:

    “我绝对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。”

    黑暗中,她拭着泪,点头道:“是我对不起你,我总想着,你不会回来了,不会回来了”

    她离了帐篷,捧着那盒从东京带来的环饼和黄雀鲊,走进了风雪里。

    刘瑜缩在被子里,幽幽地长叹了一声:“阿仁那,你听够了没有?”

    从帐篷外面,便有人象土拔鼠一样,刨了个洞,钻了进来,盖起铺在地上的毯上,冲着刘瑜磕头道:“主上,小人没得主上传唤,不敢进来。”

    刘瑜禁不住骂了句粗口:“主个屁的上?你赶紧把你刨出来的坑给填上!冷得要死!”

    阿仁那倒是利索,或是他天生便有刨坑的本事,三两下就压好了土,又把毯子盖在上面。

    “说了多少次,再管我叫主上,你跟仙儿叫便是。”刘瑜皱了皱眉。

    听着他这话,阿仁那却又磕了个头:“少爷,您去了那花花世界许久,又高壮了些,面目也和几年前有些不同,小人却是怕俞角烈使诈赚我,所以专门捡这一句来做个印证。”

    “好说,你别说这怪腔怪调的大宋官话了,说土话便是。”刘瑜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青唐土话,刘瑜自然不成障碍,与其听这阿仁那说宋话,不如叫他说土话。

    “是,少爷。按着您的吩咐,阿仁那这几年,每年都联络了至少二十人,过去宋地,教那弓箭社的宋人射箭,这几年过去,宋人的箭,射得颇为不错了。自然,那是跟阿仁那比,跟少爷比,那是拍马也赶不上的!”

    当年在青唐,事实上除了跟瞎征和俞角烈的交情之外,刘瑜也并没有什么势力。

    而那时瞎征和俞角烈的年纪还小,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助力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他得亲自前来的原因。因为他埋下的情报网络,都并不专业。

    所有的东西,都是他空手套白狼,整出来的产物。

    商队,那几支跨境的马队,就是刘瑜整治出来这些东西的支柱。

    说透了,就是支持他布局的钱粮。

    所以他要求阿仁那,每年派人去宋地的弓箭社,训练乡勇的箭术。

    “你要记住,弓箭社,就是咱们家的根本。你若想跟仙儿一样,和我一起回汴京,就算对这弓箭社用上心。不单步射,骑射也要尽可能训练他们。”刘瑜半倚在榻上,对着阿仁那吩咐。

    为什么弓箭社是根本?

    因为大宋境内,也有路匪,也有山匪啊。

    而西军,除了吴十五、彭孙、王四这些人,统共也不过二三十人吧,其他人,刘瑜是不可能抽调得动的。别说刘瑜当年,就是现在,他也无公文调令,也同样是调不动的。

    不单他调不动,连种谔也不敢乱调兵啊。大宋对武将可是防得极严密的。

    就算是担任秦凤路机宜文字的王韶,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,也不可能随便调兵去为刘瑜的商队提供保护。

    禁军、厢军都好,军头让手下去给自己办私事可以,在驻地乡花织布都行。

    就算厢军吧

    ,在各自的驻地里活动一下,倒是没问题。

    但成建制调出来,给商队当护卫,从秦凤路到京师,从广南东路到大名府,穿州过府,行不行?

    一次两次也许没问题,但要搞成常态,那不太实现了。只怕弄上两回,地方官就会上表弹劾了。大宋朝不杀士大夫,不好意思,军将可不是士大夫,要是被文官弹劾,那当到枢密副使的军神狄青,都保不住手下大将,哪个军头敢拿脖子去试刀?

    或者直接点说,刘瑜的跨国走私团伙,安保工作根本就指望不上西军的。

    那怎么办?组织武装护卫,给这跨国走私团伙,提供保护?

    得了吧,这得要钱。

    ( :/a)请牢记收藏:, 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tailaixsw.com/7_7275/37380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