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言情小说 > 秘宋 > 第三十六章选材
    只听着姚兕说道:“若无这箭台、弓窗,拇指开弓之法,完胜经略相公所创三指开弓之法;只有弓窗,没有箭台,那么拇指开弓之法,与经略相公三指开弓之法,不相上下。”

    然后他激动的指着弓把上的弓窗、箭台、箭侧垫:“但有了这箭台,有了这箭侧垫,三指三开弓之法,便远胜拇指开弓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姚兕一拍大腿感叹道:“经略相公,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啊!寻常弓兵,自然无用,但善射者,有了这弓,有了这三指开弓法。面对着狄夷蛮子的射雕者,便多出一份算胜啊!万军之中,生死不过一瞬间,一分胜算,往往便是一条大将的性命!”

    然后他又指着那箭侧垫说道:“此物经略相公说是极昂贵,但贵又何妨?当年汉军,一个汉儿能战五个胡儿,无非就是甲坚刀利啊!此物昂贵,做得多了,价钱自然就下来啊!”

    高俅不以为然,他跟在刘瑜身边久了,这竞技反曲弓,他前年就蹭着玩过的。

    其中优劣,刘瑜也有跟他说起。

    所以他听着,便笑了起来:“武之,过了吧?我看相公施射,虽然准,但每一箭,那真是连脸面的筋肉都得一模一样,当真临阵,有甚么用处?”

    姚兕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,只反问了他一句:“最好的鸡,是什么样的鸡?”

    “先生独创了一味椒麻鸡,先前太白楼,现时魁星阁……”精于吃喝玩乐的高俅,张口就来。

    姚兕上下打量了他一番,摇了摇头:“算了,高兄慢慢用吧,我有些乏了,先辞了去。”

    说罢便背着那宝弓,自去不提。

    他这人是真的很骄傲,觉得高俅的水平太低,低到不配跟他聊下去。

    不过高俅重入内去,回禀刘瑜时,却就跟在姚兕面前的表现,完全不同:

    “先生,姚武之以为,此弓为善射者,与狄夷射雕者相较的取胜关键。”

    “姚武之以为,得此弓,多一分胜算,便是敌我一员大将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彼又道,此弓贵,若是出产得多,自然就会稍便宜些。又提汉军当年,一汉儿敌五胡儿旧事。说是无非刀利甲坚。”

    “学生试述此弓之劣,施射时,每一箭有面部肌肉都要一致,不堪实战,姚武之不以为然,说是最好的鸡,就是呆若木鸡!”

    他哪里有什么不清楚?

    刘瑜点了点头道:“没有想到,姚武之有这份见识。这很好,你去寻他,只要不太过分的要求,尽可能满足他。如果他能在短时间,把踏白司的四十逻卒整理完毕,也许,带上他去秦凤也是一件可行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是,先生!”高俅行礼应了,领命下去办差不提。

    姚兕得到这把反曲竞技弓之后,对于刘瑜那是发自于内心的敬佩。

    越是痴迷于某事的人,越是在某个领域达到顶尖的人,如果能在他专长的领域,超越他,或是给予他一个新的方向,这人很容易就会陷进去,如沈括,如姚兕,都是同样的道理。

    所以尽管姚兕仍然看不起高俅,但对于刘瑜要他组建踏白司,他倒是完全尽心尽力。

    在那些亲事官里挑选了四十逻卒,他却前后选了十数人,又报请去禁军里再选,四十逻卒选了出来,按王四的说法:“姚某人真不简单,东京城里八十万禁军,他精挑细选,总算给少爷找到来这么四十个歪瓜烂枣!这换一般人,真办不出这等事!”

    刘瑜听了大为出奇:“四哥要不您去茶馆说说三分?您怎么这嘴皮子越来越溜了?”

    “真不是,少爷,您不信去看一眼,他姚某人,嘿!不是说的,少爷,这人啊,还是得在您身边跟得长久了,这禀性才靠得住!”王四说着,挺了挺自己厚宽的胸肌。

    他也不是圣人啊,刘瑜落泊时,他不离不弃没问题,可现在刘瑜复起了,手中有权了,那王四当然希望,这分果果,能分到自己头上啊!

    探事司那边,必然是委给李宏的。

    但踏白司这里,如果是彭孙担纲,王四倒也罢了,毕竟也是跟着刘瑜从西军出来的旧人。

    结果委了这么个眼睛长天上一样的姚兕!他难免不爽啊。

    刘瑜听着好奇,当真就去皇城司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还真别说,王四没有冤枉姚兕,真是四十个歪瓜烂枣!

    要说瘸拐或是瞎眼之类倒是不会,身体还是健康的,只是这四十个人,真的就是所谓穿上龙袍不象太子的货色。四十人排成四排,都努力站直了。可看着,还是有过半的人,透着猥琐的气息。

    一看就觉得家里有半匙盐,能去隔壁借两条鱼、三斤肉的货。

    要不就是买一个铜板的菜,得顺回去七八斤草绳的角色。

    特别队末那个,看那三角眼,一看就不是好人,踹寡妇门挖绝户墓,保证就是这等样人方才干得出来的事。

    至于队头那个虽是生得相貌堂堂,但看着刘瑜过来,那脸上谄媚的表情,刘瑜觉得大抵彭孙拍马屁的功力,都不见得有这位利害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就是这么一堆人。

    “小人见过经略相公!”姚兕看着刘瑜过来,便奔过来行礼。

    然后颇为自得:“相公请看,这便是小人,为

    踏白司所选,四十逻卒!”

    刘瑜点了点头,抚着短须对姚兕说道:“甚好,整顿武备,准备西行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刘瑜没有再说什么,就去忙别的事了。

    不说秦凤路安抚使的差遣到底是不是挂名,单是皇城司的事务,就足够他忙的。

    这对于大宋来说,就是全国性的特务机关、情报机关啊。

    怠职的话,如石得一那样,自然可以什么也不干。

    但要做出一番事的刘瑜,却就不同了。

    不单他回徐州期间,夏、辽、青唐的细作动向,要归档批审,还在各个门阀、勋贵的动态,也同样是要从案上过,然后由刘瑜去做判断、批审,再整理之后,呈报给皇帝。

    这就是勾当皇城司公事的差遣,为何会有一个专一报发御前文字的权限。

    一开始的原因,就是要递这个报告啊。

    皇城司的职能,一开始很大程度,就是为了监视这些武臣、勋贵。

    以防再次出现,陈桥兵变、黄袍加身这样的事情啊。

    但事情往往总不等准备好一切,再按部就班来办,刘瑜还没理顺京师情报网络,一封秦凤边地的急报,就以八百里加急递入京师!

    ( :/a)请牢记收藏:, 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tailaixsw.com/7_7275/3738240.html